下蹲、握球、移动、掷球,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。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馆内,大学生小张才玩了一年就喜欢上了这种“陆地冰壶”。这是国家和我省的一项重大科技项目,它不需要冰场,制作成本低,未来可让更多市民参与这种高大上的冰壶运动。
上海世博会圈粉,刮起“冰壶风”
“这冰壶太好玩了,要是在我们南方也能玩就好了。”2011年的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日那天,中国冰壶女队队长、哈尔滨姑娘王冰玉率领队友们展示了冰壶的魅力,“秒杀”了来参观的来宾,尤其是众多的南方客。由此,一项关于冰壶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应市场而生——中国陆地冰壶课题组在黑龙江成立。中国陆地冰壶课题组负责人杨永生,带领一个10人团队,5年间两次在国家立项,一次在黑龙江立项,完成了陆地冰壶的初步设计,并申报了发明专利。
一个小小的冰壶,在体育圈这个大江湖里,不像三大球那样铁粉遍及全世界,也不似国球乒乓球那样让人兴奋,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冰壶是黑龙江冰雪的强项,而因场地、器材的限制,冰壶运动发展较慢。陆地冰壶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冰壶运动的特色,让更多人爱上它。
跑遍全国,山中寻找原料
传统冰壶是外国人发明的,用一种苏格兰石制作而成,价格昂贵,一套进口冰壶得30万元。
为做出陆地冰壶,课题组专家跑遍了国内出产石料的名山,足迹遍及南北十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。为啥这么难?因为做冰壶的石料要求云母含量很低,否则是会掉渣的。此外,冰壶还要硬度适中,太硬,冰壶间碰撞后作用力大就崩飞了,太软就缺少弹性,没法儿玩了。经过初步筛选,拿回的原料有几百种。
课题组用不同的原料做了几百个冰壶,开始了几千次上万次的直线定位实验、碰撞性能试验、直线击打实验、旋转弧线实验,最终找到了一种最接近于苏格兰石的南方某地的材料。
不需要冰场,室内篮球场边就能玩
传统冰壶曲高和寡,除了原料珍惜,还因为场地要求高。玩冰壶,不是浇个冰场就能玩的,得有专业的冰壶场地制冰师,而建专用冰壶馆场也需要一大笔资金。
中国陆地冰壶课题组首先解决了冰壶的国产化,成本仅是进口的三分之一。至于场地,陆地冰壶用的是一种地板、装饰石面场地。具体怎么铺的,则是一个需要保密的技术。但可以透露的是,陆地冰壶场地不用单独建设,在室内篮球馆边上,划出一片富余区域即可,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成本,普及的空间更大。
现在首个实验场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馆,陆地冰壶成了大学生体育课的一个选择,很多学生玩得不亦乐乎,有的甚至成为高手。下一步,技术成熟后,还拟在哈市中小学进行推广。未来,机关、学校、社区,都可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陆地冰壶运动。